【Podcast專訪】那些你沒想過的道路救援問題、養老車的人都會遇到的事 Feat. 長順拖吊車道路救援 宋曉白

你是否曾車子拋錨,站在高速公路路肩上焦急等待?在這些關鍵時刻,有一群人總是默默出現,幫我們解決眼前的困境。這群人,就是 道路救援司機

在這集《下班聊個天》Podcast,我們邀請到在產業奮鬥超過十年的 曉白,帶我們從他的故事切入,一窺道路救援這個隱藏卻不可或缺的行業。

從廚房到道路救援:職涯轉折背後的故事

曉白最初並不是道路救援司機,而是一位廚師,長期在廚房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的手腕留下舊傷,漸漸無法負荷繁重的操作。

退伍後,他曾嘗試過修車、木地板、水電工程等工作,但都沒有長久的投入感。最後,他選擇回到家族經營的道路救援產業,從小耳濡目染的經驗,成為了他轉職後的專業。

這樣的轉折,反映了許多道路救援司機的背景:有些人是因為家庭傳承,有些人則是因為熱愛車輛維修,才走進這條路。而一旦入行,就必須面對 24 小時待命、隨時上路 的挑戰。

保險與道路救援:為什麼這筆 400 元的保費最重要?

小鍾分享,許多人忽略的「道路救援險」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保障。這通常附加在任意險的副約,每年僅需 400–600 元,卻能提供萬元不等的拖吊額度

一位客人的真實案例:
車子在嘉義阿里山故障,光是從山上拖到山下就要 8,000 元,再拖回台北修車更是高達 2.8 萬元。所幸客人有保險,全程不用自掏腰包。

補充資訊:
部分大型保險公司(如富邦產險)對超過 15 年車齡的車輛,不承保道路救援險。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車車主,必須尋找二線或三線保險公司,才能繼續獲得保障。

👉 對駕駛來說,這筆保費雖小,卻能在危急時刻省下數萬元的支出。

一台道路救援車要多少錢?產業背後的龐大投資

多數人以為拖吊車只是「一台貨車加裝拖具」,但實際上要投入道路救援產業,光是一台合法合規的救援車就可能動輒 300 萬元起跳

曉白在訪談中分享:

  • 7.5 噸平板車頭:約 200 萬元起跳。
  • 平板機構、拖桿設備:再追加約 100 萬元。
  • 若加裝吊臂(用於事故或翻覆車輛):至少再多花 100 萬元以上。

因此,一台完整的救援車幾乎等於一台進口豪華轎車的價值,對司機來說更是龐大的貸款壓力。以 300 萬元的車輛計算,若貸款 7 年,每月車貸約需 6–7 萬元,等於司機必須不斷接案,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 這解釋了為什麼道路救援服務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背後需要高度的專業與資本投入。

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車輛故障:道路救援流程與注意事項

高速公路上的拋錨或爆胎,是所有駕駛人最不想遇到的情況。小白分享了實際經驗,提醒大家務必注意以下流程:

  1. 立即靠邊停在路肩
    • 必須完全停在白線外,輪胎不能壓線,否則有被追撞的高風險。
    • 下車後記得放置警示三角架,保護自己與其他用路人。
  2. 先打給保險公司
    • 大部分任意險的附加條款會包含「道路救援險」,每年只要 400–600 元,就能享有萬元不等的拖吊額度
    • 保險公司通常會派合作的拖吊車到現場,費用由保險理賠。
  3. 必要時撥打 1968 或報警
    • 1968 國道即時路況服務專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能快速派遣救援或紅斑馬巡邏車。
    • 若情況危險(如車輛在快車道),應立即報警。
  4. 確認收據與保險報銷
    • 若現場來的拖吊車並非保險公司派遣,駕駛有權利詢問「是否開立收據及統編章」,以便日後報銷。
  5. 費用計算方式
    • 平面道路:起步價約 1,500 元
    • 高速公路:依車價分級,車價越高,起步費用越高,詳細可查詢交通部公路局

👉 重點提醒:不論何時遇到狀況,先通知保險公司,再確認現場拖吊業者是否合法,才能避免「高額費用、無法報銷」的風險。

經典老車與救援困境:斷料、保險與行情

曉白自己就是一位經典車愛好者,擁有超過 30 年車齡的 本田 K6

然而,老車族群在道路救援與保險上,常常面臨矛盾:

  • 保險公司計算殘值:只依照折舊,而非市場行情。即便老車市價上漲(如 K6、K8 在二手市場漲到 20 萬以上),保險理賠卻可能只給數萬元。
  • 零件斷料問題:像怠速馬達、節氣門等零件已經停產,只能依靠改裝件或二手市場移植。
  • 救援費用壓力:老車容易拋錨,光是一次拖吊就要 1,500–3,000 元起跳。

因此,在經典車族群中,常會出現「友情價」的救援文化,司機彼此互相幫忙,甚至給折扣。

24 小時待命的職業:與睡眠拔河的生活

道路救援司機幾乎沒有固定的作息。凌晨兩點半電話響起,必須立即出車;即使公告休假,也還得幫忙協調其他司機。

曉白形容,這是一份「永遠不敢睡太熟」的工作。即便車輛再貴、設備再先進,最後能真正救人的,還是 司機的專業與臨場反應

這樣的生活,雖然辛苦,但對於熱愛車輛的人來說,卻也是一種成就感。因為每一次救援,都是幫助他人脫困的瞬間。

看見道路救援背後的人

曉白的故事,讓我們看到道路救援產業的艱辛與價值。這不僅僅是一份「拖吊」的工作,更是一種守護與責任。下次在路上遇見閃著警示燈的拖吊車,請記得,駕駛裡面可能是一位像曉白這樣,隨時為陌生人付出的司機。


這篇文章為《下班聊個天》第104集那些你沒想過的道路救援問題、養老車的人都會遇到的事 Feat. 長順拖吊車道路救援 宋曉白,更詳細的內容,歡迎收聽 《下班聊個天》Podcast 節目,每週一與週四固定更新上架。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