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專訪】從媒體人到跨界創業家、如何用美式躲避球吸引企業市場,創造全新藍海? Feat. 烏班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李承安 Eddy Li

我們常說創業維艱,而要在一個看似冷門的體育市場中,從零開始打造出獨特的商業模式,更是難上加難。本期 Podcast 邀請到的來賓 Eddy,他的創業故事充滿了戲劇性與遠見。從香港的追愛之旅,到帶著投資回台開創球衣事業,再到成功引進並推廣美式躲避球,他證明了「利他」的精神與「跨界」的整合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帶著 10 萬現金的浪漫之旅:創業的意外開端與心態轉變

故事的起點充滿了電影般的浪漫:為了追求愛情,當時已在台灣媒體圈深耕多年的 Eddy,毅然決然辭職,僅帶著 10 萬台幣現金和一張單程機票飛往香港。他坦言,離開媒體這個「有光環」的產業,轉而從事運動教練,再到販售商品,一度讓他經歷了「產業認同感」的掙扎。

在香港,結識了後來的天使投資人—一位香港的球衣製造商。對方發現了 Eddy 對體育的熱忱與在球界的知名度,並主動提出合作,給予 Eddy 初期資金,讓他回台灣經營球衣市場。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線上教育平台正值爆發式成長的熱潮,Eddy 甚至收到了業界知名線上學習平台的工作機會,前景一片看好。然而,他同時也面臨著是否要接下香港投資人資金,回台灣發展球衣事業的抉擇。

這兩條路形成鮮明對比:一邊是在大公司擔任高階員工,搭上產業順風車;另一邊則是從零開始、擔任「球衣老闆」,挑戰一個需要自己開創的全新市場。

最終,在當時女朋友(現在的太太)的鼓勵下,Eddy 決定挑戰後者。女朋友提醒他:「你去別間公司上班,終究是當員工。既然現在有金主願意支持你創業,何不自己嘗試一次?」

這句話點燃了他「自己當老闆、從零到一建立品牌」的渴望接受了這筆投資,不僅為他後來的球衣事業打下基礎,更奠定了他跨界整合、不斷孵化新事業體的核心能力,使其所有衍生出的相關產業都能與運動的熱情緊密結合。

捨棄「賣產品」思維:用內容行銷建立「終身客戶」

帶著資金歸國後,Eddy 很快就發現,台灣的球衣市場早已是「紅海」,充滿了眾多提供訂製服務的傳統工廠。他知道,單純的價格戰毫無優勢。於是,他將自己過去在媒體圈的經驗,轉化為一項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即媒體」的服務模式。

  • 專業內容建構信任: 他花費大量時間,撰寫紮實的 SEO 文章,介紹布料特性、版型選擇、各球隊的特殊需求等,迅速在線上建立專業權威。
  • 深耕故事,情感連結: 他更進一步,主動為客戶的球隊記錄得獎經歷、感人事蹟,並搭配專業的攝影和報導,將這些故事刊登在自己的官網上,儼然成為一個體育媒體平台
  • 產品/服務的附加價值: 這項「增值服務」讓客戶獲得了超越球衣本身的價值。這些專業的圖文內容,能讓球隊拿去對外尋求贊助,形成雙贏局面。

這種模式成功地避開了低價競爭,透過情感和價值,為公司建立了高度忠誠、持續介紹新客戶的口碑行銷網,即便有其他同業試圖模仿,也難以達到他具備的專業內容深度和持續性。

洞察市場空缺:從日式躲避球到美式躲避球的引進

在球衣事業穩定後,Eddy 成功引進了美式躲避球 (Dodgeball),開啟了他的第二個事業版圖。他觀察到,台灣學生時期流行的傳統日式躲避球,因為球體硬、速度快,常導致傷害,甚至在部分國高中被禁止。

美式躲避球則採用軟式泡棉球,大幅降低了衝擊傷害,重點更從單純的躲避轉向「策略、團隊合作與溝通」。它允許用球接殺對手(讓自己出局的隊友復活),也允許用球來擋球,使其成為一項低門檻、適合全民參與的團體運動。

美式躲避球的特性,完美契合了 Eddy 尋找的企業市場空缺。他發現企業團建和員工運動的需求極大,但現有運動卻難以兼顧「低門檻」和「高互動」。

  • 解決企業痛點: 他將課程設計成企業專屬,解決了員工運動「排他性強」的問題,讓不擅長運動的人也能盡情參與。
  • 活化閒置資源: 由於一般民眾偏好週末運動,他瞄準了平日白天運動場館的閒置時段,成功與運動中心合作,為企業客戶提供時段彈性、場地優良的服務。

他坦言,他創立「激勵運動 (Motivate Team Building)」的目的,正是希望透過運動「激勵 (Motivate)」他人,讓參與者在競技中獲得成就感、進步和團隊的支持,最終成為「利他」的事業。

運動的最終意義:推廣與複製的廣闊藍圖

經歷了球衣和美式躲避球兩個成功的事業,Eddy 的核心理念已然成形:他想做的不是單純的賣家,而是體育界的新型推廣者。

  • 串聯與複製: 他打造出「可複製」的商業模式,不僅能成功推廣美式躲避球,更可將這套服務複製到其他新興或冷門運動項目,去成就更多運動人。
  • 社會意義: 運動的最終意義,在於超越輸贏的價值。他將焦點放在那些「沒拿到冠軍但努力奮鬥」的運動員和隊伍上,透過報導讓他們的故事被看見,這是主流運動贊助商少有時間去關心的領域。
  • 永續發展: 他希望這不只是一個生意,而是一個能讓運動人透過自身熱情和專業,持續發展、持續幫助別人的平台

Eddy 的故事更是讓我們知道:真正的成功,並非在於賣什麼產品,而在於你為客戶提供了什麼樣的「額外價值」。他證明了,即使是冷門運動,也能透過獨特的商業模式、專業的內容輸出以及超越期待的服務,成為一個有價值、有廣度的事業。

【請大家務必期待下一集,我們將繼續與 Eddy 聊聊多個事業的經營管理與時間分配的秘訣!】


這篇文章為《下班聊個天》EP114. 從媒體人到跨界創業家、如何用美式躲避球吸引企業市場,創造全新藍海? Feat. 烏班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李承安 Eddy Li,更詳細的內容,歡迎收聽 《下班聊個天》Podcast 節目,每週一與週四固定更新上架。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