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專訪】台灣二輪賽事圈的現況、「燒錢」只為 20 分鐘極速?賽車文化其實很重要 Feat. 台灣二輪賽事選手 宋曉白

在台灣的街頭巷尾,機車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對於少數人來說,它更是速度與夢想的載體。我們這次邀請到參與過多項國內賽事的賽車手曉白,他親自揭露了台灣機車賽事圈的真實樣貌:一個充滿熱血、卻又現實殘酷的領域。

台灣賽車手的「斜槓」人生:夢想與現實的拉鋸戰

曉白坦言,台灣的賽車運動環境,決定了大多數選手的命運:

全職是奢侈品,為愛發電是日常

  • 收入來源不穩:在台灣,很少有賽車手能以賽車為全職工作。絕大多數選手都是「斜槓」族群,必須仰賴其他主業收入,來支撐賽車的高昂開銷。
  • 「錢的運動」:資深賽車手也曾直言,「賽車就是一種錢的運動!」等級越高的比賽,花費越是可觀,許多車手都必須自掏腰包支付練習費、高價零件損耗和運輸費用。

在訪談中有聊到:「如果有機會,休息一個月(去國外比賽),我是願意的,因為這機會真的很難得!」這句話,道盡了台灣賽車手對榮譽和夢想的極致追求與犧牲。

台灣賽車傳奇:從白牌到國際最高殿堂

即便環境艱辛,台灣車手仍憑藉著堅韌的意志,在國內外賽場上寫下驕傲的成績。

賽車手主要成就備註
江直螢鈴鹿四耐冠軍鈴鹿八耐挑戰者麗寶二輪最速單圈紀錄保持人成為首位站上鈴鹿四耐冠軍頒獎台的台灣車手。長年旅外自費磨練,為台灣爭光。
劉君眉WorldWCR(世界女子摩托車錦標賽)台灣首位挑戰者國內速克達賽事資歷超過十年。她代表台灣女力站上 FIM 頂級賽事。
藤永優「生涯 600 勝的傳說」雖然是日籍選手,但對台灣賽事文化影響深遠,是國內許多車手敬重的傳奇人物。
邱科龍資深戰將早年鈴鹿四耐挑戰者橫跨速克達、輕檔車、重機賽事的資深選手,持續為台灣賽車運動貢獻心力。

台灣機車賽車場地總覽:新手到專業賽道

台灣的賽車場地主要分為國際級大型賽道中小型卡丁車場,提供不同車手練習和比賽的需求。

國際級與大型賽道(重機、高階訓練)

這些場地多為中華賽車會(CTMSA)認證,是舉辦全國級甚至國際級比賽的地點。

賽區場地名稱賽道特色與主要用途
中部麗寶國際賽車場國際級 Grade 2 賽道,可舉辦大型房車與機車賽事。
南部屏東大鵬灣國際賽車場國際認證二級賽道,可辦理汽車及重機比賽。曾舉辦亞洲摩托車錦標賽等國際賽事。

中小型專業賽道(速克達、入門練習)

這些場地是國內 TSR 等速克達賽事的主要舉辦地點,也是曉白建議新手入門的最佳去處。

賽區場地名稱賽道特色與主要用途
北部桃園龍潭極限賽車場獲中華賽車會授權,安全設施符合國內比賽標準。
桃園中壢鉅豐賽車場賽道全長約 850 公尺,場地寬敞可變換多種路形。
中部彰化溪湖 K1 賽車場經常舉辦 TSR 全國機車錦標賽等重要速克達賽事。
南部台南安定賽車場全長 1050 米,具備 15 個彎道,是南台灣少數符合標準的比賽場地。
高雄台糖賽車場標準賽場,長 1050M,寬 10~12 米。

新手圓夢:低成本也能上賽道!

曉白鼓勵所有對二輪賽車有熱情的人,都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安全地體驗賽道:

  • 費用極低:像桃園龍潭極限賽車場、彰化溪湖 K1 賽車場等,平日開放給一般民眾練習,練習費用一天約 $500 元台幣
  • 裝備從簡:不必追求全新頂規,二手市場的全套裝備(全罩安全帽、皮衣、車靴、手套)花費僅約 $3,000 ~ $8,000 元,重點是安全和堪用
  • 車輛免改:一般的白牌機車即可,只要拆除後照鏡和中柱等零件,確認安全後即可下場。

台灣的機車賽事,是一群人燃燒熱情、賭上時間與金錢的極限運動。最終,這一切的努力,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推廣正確的賽車文化。

我們希望透過分享這些故事,能讓更多人理解:真正的速度,不應該存在於一般的道路上。飆速可以,但請選擇安全的場地。

如果你心中有著對速度的渴望和挑戰極限的夢想,請給予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保障:穿上全套的防護裝備,並將你的熱血,完全釋放在專業、安全且有規範的賽車場地中。


這篇文章為《下班聊個天》EP113. 台灣二輪賽事圈的現況、「燒錢」只為 20 分鐘極速?賽車文化其實很重要 Feat. 台灣二輪賽事選手 宋曉白,更詳細的內容,歡迎收聽 《下班聊個天》Podcast 節目,每週一與週四固定更新上架。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