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專訪】從陪笑到陪輸,經驗教會我們的職場細節與人情世故

在《下班聊個天》的下集中,來賓全哥分享了他在澳門賭場市場部的十年經歷。這十年,不只是海外工作的冒險,而是一場關於人性、情緒與細節的深度修煉。他說:「當兵學到的是紀律,在澳門學到的是人情世故。」這些故事,不僅展現了跨產業轉職的勇氣,也揭示了職場挑戰背後最真實的一面。

輸與贏的極端差距:數字背後的情緒浪潮

在賭場裡,金錢的流動速度快到令人難以想像。全哥回憶,他曾經看過客人短短幾天就輸掉上千萬港幣。這樣的金額對一般人來說足以改變一生,但對賭客而言,卻只是冷靜甚至麻木的表情。他深刻感受到,對某些人來說,輸錢已經成為習慣,金錢不再是痛點,而是一場心理過程。

當然,他也見過完全不同的情境。有人短時間贏得鉅額獎金,立刻興奮起來,言談舉止都充滿自信與喜悅,還會豪氣地招待朋友吃飯。這些場景讓全哥更清楚地意識到,輸贏雖然只是數字,但背後牽動的情緒與人性,才是最需要被管理的部分。

陪伴輸家與贏家:情緒管理才是真專業

市場部的工作,遠不只是招呼客人入場或安排食宿,更重要的是讀懂人心、掌握情緒。

當客人輸錢時,有人只想要安靜,有人需要有人坐在身邊陪伴,甚至有人必須被勸離牌桌,避免情緒失控。全哥知道,這時候說太多話可能適得其反,他會選擇耐心陪著,等到情緒緩下來,再找機會轉移話題。

相反地,當客人贏錢時,他必須順勢營造歡樂氛圍,讓客人覺得自己被看見、被尊重。這種「情緒價值」往往比任何物質回饋都重要。全哥說:「市場部的專業,不只是規則,而是能不能讀懂人心。」

酒局裡的進退:人情世故的無形考驗

在市場部,酒局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許多人以為陪客人喝酒很輕鬆,但實際上卻是最考驗功力的場合。

全哥分享,酒桌上最怕的不是酒量,而是分寸。喝太少,會讓客人覺得你不合群;喝太多,則可能失態,甚至讓客人失去信任。真正的專業,是能「陪得住」卻又「守得住分寸」。

他還養成了一個習慣——觀察客人平常喝什麼酒,自己就跟著喝一樣的。這樣看似細小的動作,卻能讓客人覺得被尊重、被理解,甚至因此建立起默契。這些在酒局裡的細節,讓全哥體會到,職場上的人情世故不是靠說漂亮話,而是靠一次次相處中展現出來的態度。

疫情後的職涯轉型:短影音與中古車

疫情爆發後,賭場的生態發生巨變,全哥選擇返台,展開新的人生篇章。這次,他沒有延續娛樂產業,而是勇敢跨產業轉職。

一方面,他投入短影音創作,將十年在賭場的經驗與職場故事轉化為真實而幽默的內容,吸引觀眾共鳴。另一方面,他注意到台灣中古車市場的需求,開始和小鍾討論並學習二手車經營,把過去累積的觀察力和人際經驗,轉化為新的事業能量。

表面上,這些產業毫無關聯,但全哥認為核心其實一樣:不管是賭場客人、影音觀眾,還是買車的顧客,最需要的都是理解與信任。

十年的澳門賭場生涯,讓全哥見證過千萬輸贏,也經歷無數酒局與客人的情緒波動。這些故事讓他學到,真正的職場挑戰不在於規則,而是在於能否理解人心、在對的時機給予對的回應。

如今他返台轉型,不僅經營短影音,也投身中古車市場,把過去的經驗轉化為新的價值。他的故事提醒我們:跨產業轉職與海外工作的意義,不只是改變跑道,而是累積對人性的理解與洞察。

輸贏只是數字,但人心,才是職場真正的戰場。

全哥不泉


這篇文章為《下班聊個天》第99集從陪笑到陪輸,經驗教會我們的職場細節與人情世故,更詳細的內容,歡迎收聽 《下班聊個天》Podcast 節目,每週一與週四固定更新上架。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