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專訪】影音工程不只安裝設備!接班、轉型與專業堅持

影音工程,是一個存在於你我日常,卻經常被忽略的產業。從企業會議室、學校演講廳,到展演館甚至博物館,背後都有一群工程師,默默確保聲音與影像能夠穩定流暢。這是一個看似冷門、卻高度依賴專業與經驗的行業。

這次《下班聊個天》的對談對象,就是 蒼松科技/眾佳影音工程設計公司 的接班人——沛哲。他的故事跨越了新創、回歸家族企業、團隊管理、數位轉型,現在對沛哲的經營,我看到了兩個關鍵字「專業與誠信」。

工程與維修的本質差異:效益最大化的思維

沛哲一開始便提出一個觀念:工程與維修是完全不同的生意模式

工程的價值在於「單位時間內最大化效益」。一個完整的影音工程專案,包含設計、規劃、安裝與測試,通常都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規模,且時間固定、可控。這樣的專案可以確保公司獲利,並留下長期的價值。

然而維修不同,即使派出兩位資深師傅,有時看似金額不小,但實際上僅能支付師傅的薪資與交通成本,對公司幾乎沒有利潤。更重要的是,維修往往無法和外面廉價、臨時工比較,因為外行人常常「修得快卻修不好」,最後問題依舊存在。

「我們的師傅都是正職員工,非常資深、薪資高、專業強,但也意味著維修服務的利潤空間很小。」沛哲說。這也讓他意識到:如果要永續經營,公司的體質必須從專案規劃與專業服務出發,而不是困在低效的維修業務。

不變的道理:唯一不變就是改變

在回到公司之前,沛哲曾在新創領域奮鬥,並接觸到許多商業思維。他發現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想要維持現狀,就必須不斷改變

父母那一代的經營方式,往往依賴一兩個大客戶,認為「穩穩做就好」。但在他眼中,這是一種隱憂。因為再好的客戶也不會永遠存在,需求會變、市場會變、產業更會變。

「一個會一直學習成長的客戶,不會永遠滿足於十年前的設備,他一定會問:有沒有更新的方案?有沒有更好的技術?」這種提問正是逼著影音工程公司進步的動力。如果沒有持續更新與學習,那麼連原本的大客戶也會逐漸流失。

因此,他開始調整公司體質,減少對單一客戶的依賴,嘗試多元化,並且更重視如何用專業服務長期綁住客戶,而不是一次性的案子。

從紙筆到雲端:數位轉型的第一步

接班後,沛哲面對的不只是市場壓力,還有內部流程的挑戰。公司原本習慣用手寫工單,案子完成後常常沒人記得是誰負責,導致交接困難、責任不明。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導入 Google 表單與雲端紀錄,讓所有工程案件數位化。

「一開始,師傅們其實不太會用。但因為他們看著我長大,願意給我機會。我就直接拿他們的手機,幫他們下載、登入、設定好。」

這個小小的動作,卻大幅改善了交接問題。當所有紀錄都存在雲端,不再有人能推說「不是我做的」,責任變得透明。更重要的是,整個團隊開始體會到效率提升,進而接受新的工作方式。

數位轉型不是一蹴可幾的,但對影音工程這樣的產業來說,卻是現代化必經之路。

拓展視野:帶師傅去日本,看見影音工程的極致

除了制度改革,沛哲也非常重視「團隊視野」。

當公司開始小有盈餘時,他選擇不是單純發獎金,而是 帶師傅們出國參訪。他帶大家去日本體驗東京迪士尼。

「在我眼中,迪士尼就是影音工程的集大成。影像、聲音、體感、機械,全都做到極致。」

實際參訪後,他們回來的凝聚力更強,對專業的理解也更深。這些經驗,不只是增廣見聞,也是團隊向心力的重要來源。

影音工程的挑戰:專案週期長,信任感最重要

影音工程與日常水電修繕最大的不同在於:

  • 專案金額高:一次就是數十萬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 週期長:從設計到施工完成,往往需要 1~2 年。
  • 沒有設計費:前期設計都要自付成本,直到專案落地才有收益。

因此,影音工程公司更仰賴 回頭客與口碑。沛哲的策略是:

  1. 把每個案子做到最好,讓客戶願意推薦。
  2. 強化公司官網與 SEO,讓年輕的採購人員搜尋時能找到公司。

他深知陌生開發的成本過高,不如用數位行銷與專案實績,來吸引真正有需求的客戶。

從接班到品牌:未來的影音工程

除了經營公司,沛哲也計劃發展 個人品牌與短影音內容,分享影音工程知識與案例。他認為這不僅是行銷,更是教育市場,讓更多人理解影音整合的重要性。

「不管去哪裡,我都會忍不住看投影機和喇叭。既然這是興趣,那就把它做成專業。」

未來,他希望透過內容輸出,讓影音工程從幕後產業走向前台,成為被更多人認識與尊重的專業領域。

在追求速度與業績的環境裡,沛哲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他用數位化、誠信、專業與耐心,帶領 蒼松科技/眾佳影音工程設計公司 穩定前進。

「慢,其實是另一種快。」他說。
當專案穩定落地,當客戶信任你、願意再次找你合作,這種慢工出細活,才是真正的快。

如果你正在尋找專業的影音整合解決方案,歡迎到官網看看!蒼松科技 / 眾佳影音工程設計公司


這篇文章為《下班聊個天》第97集二代接班後的經營突破、關於應酬這件事,更詳細的內容,歡迎收聽 《下班聊個天》Podcast 節目,每週一與週四固定更新上架。

發表迴響